继电器的一些基本术语
Aug 12, 2015
1.触点参数
1.1 触点形式:继电器触点的配对形式,表2给出一组触点对时的配对形式,多组触点可依此类推。
表2
表2

1.2接触电阻:指接触的触点间电阻和与触点相连的簧片及引出端的导体电阻之和的总电阻。一般以“m*”表示。除非说明书中另有说明,一般触点负载小于1A的继电器用6Vd.c.,0.1A测量接触电阻,触点负载大于1A的继电器用6Vd.c.,1A测量接触电阻。
1.3 接触压降:一般指在负载电路中,接触的触点间和与触点相连簧片及引出端上总的电压降。一般以规定电流下的电压降值表示,如50mV(10A下测量)。
1.4 触点材料:触点使用的材料,一般以化学式表示,如AgNi表示银镍合金触点。继电器上通常使用的材料,及其特性和适用环境请参见第二章“继电器的选用原则”的1.2条“触点材料”。
1.5 触点额定负载:一般指在一定的规定条件下触点能可靠切换的负载,一般以电压和电流的组合表示。除非另有说明,说明书所列的负载一般为阻性负载。
1.6 最大切换电压:继电器触点所能切换的最大负载电压。一般使用时不要超过此值,否则继电器的寿命会降低。
1.7 最大切换电流:继电器触点所能切换的最大负载电流。一般使用时不要超过此值,否则继电器的寿命会降低。
1.8 最大切换功率:继电器触点所能可靠切换的最大负载,一般对交流以“VA”表示,对直流以“W”表示。
1.9 机械耐久性:指触点上不施加负载或施加不会导致继电器机械耐久性失效的监测电流和电压,线圈上施加额定电压的条件下,继电器在规定频率下可以正常切换的次数,一般以“次数”表示
1.10 电耐久性:一般指继电器置于一定的规定环境条件下,在触点上施加规定负载比的规定负载,线圈上施加额定电压时,继电器可以正常切换的次数,一般以“次数”表示。
1.11 浪涌电流:一般指继电器触点可承受的特定种类负载的瞬时最大电流。
1.12 最小适用负载:一般指继电器触点能可靠切换的最小负载。根据通断频率、环境条件和所要求的接触电阻等的不同,最小适用负载的可靠性也不同。在不同条件下,能可靠切换的最小负载大小也不同。
2. 性能参数
2.1 绝缘电阻:指在互不相连的导电部分之间施加规定电压时,所呈现的阻抗,一般以“m*”表示。上述规定电压一般是500Vd.c.(或250 Vd.c.)。
2.2 介质耐压:指在规定时间内,在互不相连的导电部分之间施加一定电压时,漏电流小于规定值时的电压值。上述一定电压一般是交流电压有效值,除非另有说明,漏电流一般规定为小于1mA。
2.3动作时间:指处于释放状态的继电器,从给线圈施加阶跃额定电压的瞬间起,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瞬间为止的时间(不含动作回跳时间),一般以“ms”表示。对于磁保持继电器,是指处于复归状态的继电器,从给线圈施加阶跃额定电压的瞬间起,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瞬间为止的时间。参见图2。
2.4释放时间:指处于动作状态的继电器,从断开线圈上施加的额定电压的瞬间起,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瞬间为止的时间(不含释放回跳时间),一般以“ms”表示。
2.5复归时间:仅针对磁保持继电器,是指处于动作状态的继电器,从复归线圈施加额定电压的瞬间起,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瞬间为止的时间。参见图2。
2.6回跳时间:一般指从触点闭合瞬间到稳定闭合为止的时间,一般以“ms”表示。参见图2

2.7切换频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继电器动作和释放的循环次数。
2.8环境温度:继电器可正常使用的环境温度,一般以温度范围表示。
2.9线圈温升:一般指在适用的最高环境温度下,线圈上施加规定电压,触点上施加额定负载,待温度稳定后,线圈所上升的温度,一般给出最大值,以“K”表示。
2.10 冲击:分为冲击稳定性和冲击强度两个指标。
冲击稳定性:指闭合触点断开的时间和断开触点闭合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冲击值,一般以加速度值“g”(1g = 10m/s2)和持续时间“ms”组合表示。
冲击强度:指在继电器结构不损坏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冲击值,一般以加速度值“g”和持续时间“ms”组合表示。
冲击稳定性:指闭合触点断开的时间和断开触点闭合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冲击值,一般以加速度值“g”(1g = 10m/s2)和持续时间“ms”组合表示。
冲击强度:指在继电器结构不损坏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冲击值,一般以加速度值“g”和持续时间“ms”组合表示。
2.11 振动:分为振动稳定性和振动强度两个指标。
振动稳定性:指闭合触点断开的时间和断开触点闭合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振动值,一般以振动幅度“mm”和振动频率“Hz”组合表示。
振动强度:指在继电器结构不损坏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振动值,一般以振动幅度“mm”和振动频率“Hz”组合表示。
振动稳定性:指闭合触点断开的时间和断开触点闭合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振动值,一般以振动幅度“mm”和振动频率“Hz”组合表示。
振动强度:指在继电器结构不损坏的情况下,继电器所能承受的振动值,一般以振动幅度“mm”和振动频率“Hz”组合表示。
2.12 湿度:指继电器能正常工作的湿度要求,一般以相对湿度“RH%”表示。
2.13 引出端形式:继电器引出端的形式,也显示了适用领域。一般引出端形式有PCB(印制板)直插式(THT)、表面贴装(SMT)式、插入式、QC(快速连接)式和它们的组合式。
2.14 重量:继电器的重量。
2.15 封装方式:指对继电器主体的防护方式。一般分为敞开型、防尘罩型、防焊剂型、塑封型和密封型,请参见第二章“继电器的选用原则”的3.1条“封装方式”。
3. 线圈参数
3.1 额定线圈功率:指在线圈上施加额定电压时,线圈所消耗的功率,一般直流继电器以 “W”表示,交流继电器以“VA”表示。
3.1 额定线圈功率:指在线圈上施加额定电压时,线圈所消耗的功率,一般直流继电器以 “W”表示,交流继电器以“VA”表示。
3.2 额定电压:指为了使继电器正常工作需要在线圈上施加的电压,一般以 “V”表示。对于极化继电器,应注意施加电压的方向性。
3.3 动作电压:指处于释放状态(对磁保持继电器为复归状态)的继电器,逐步升高线圈上的电压,当常开触点闭合时的电压,一般以 “V”表示。一般说明书给出最大值,约为额定电压的80%。
3.4 释放电压:指处于动作状态的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从额定电压逐步降低,当常闭触点闭合时的电压,一般以 “V”表示。一般说明书给出最小值,约为额定电压的10%。
3.5 复归电压:指处于动作状态的磁保持继电器,升高复归线圈上的电压,常闭触点闭合时的电压,一般以 “V”表示。一般说明书给出最大值,约为额定电压的80%。
3.6 线圈电阻:一般指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以“*”表示。一般说明书给出标称值和公差的组合。
3.7 最大允许电压:指可在短时间内,施加在线圈上的最大电压值,一般以“V”表示。
3.7 最大允许电压:指可在短时间内,施加在线圈上的最大电压值,一般以“V”表示。